当前位置:首页 > 海外社媒推广 > 海外社媒运营是做什么的?

海外社媒运营是做什么的?

平哥SEO6个月前 (05-14)海外社媒推广180

我们一直在说做社媒,但很少有人思考这意味着什么。每个账号主页,每篇内容,其实都是内容平台的一个内页,所以做社媒本质上是以零代码的方式做网站。

平台做内容分发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,所以会给能够留住用户的内容以更大流量,这其实和做 SEO 的道理是一样的,用符合平台调性和媒介特性的内容服务好用户,就可以获取免费流量。

因此网站享有的好处社媒自然享有:可以作为优质外链引流,可以各种流量变现,而以个人 ip 为导向的社媒,还可以进一步链接人脉。同样的,网站可以使用的技巧社媒自然也是可以使用的,我正好上周刚开始做公众号,为何不 Build in Public 呢?

公众号其实就是个内容站,相比即刻/Twitter 这种强时效性短内容社交平台来说,有着原创版权保护/图文混合编辑/微信生态内的搜索推荐及长尾流量优势,可以作为对上述平台的补充。

内容站首先要保证内容是有用的,我出发点也是把之前其他平台长文搬过去,标记为原创进行版权保护的,其他平台的数据可以作为参考,这已经不是 MVP 了,而是已经证实了的成品。当然,平台曝光高一方面与内容质量有关,另一方面需要是大众关心的话题,甚至和内容的争议性有关:一些我认为质量极高的内容,反而因为只有点赞、收藏、转发而没有评论导致曝光不足,或者是内容篇幅太长,在短内容平台上没有很多人有耐心看完导致不能传播,这些我也会搬上去。

然后是内链建设,我从上周三起,每天一篇发布,这个发布的顺序并非原始时间顺序,而是内容间的逻辑顺序。由于公众号发布后几乎无法更改内容,以逻辑顺序发布,后发布的内容在需要补充说明时引用之前的内容,从而进行内链建设。这样即便前期没有流量,后面流量起来了也可以触发之前的帖子。

海外社媒运营是做什么的?

然后是推广,这里主要用了社媒推广、社群推广以及 KOL 推广。

社媒推广用我自己的即刻和 Twitter 账号。我之前关于公开表达的帖子(公开表达的意义及个人心路历程)说过,自己的账号推广的产品是需要社媒推广的、互惠有用的,或者是可以作为个人名片的,公众号显然在此列。推广不是放个链接,这是在索取,而要注重的是给别人提供什么。

我的做法是,在公开表达的帖子里,以自己做社媒的经历鼓励大家公开表达,顺便说明了为什么做公众号,以及公众号叫什么;由于我写公众号时在排版过程中会有很多新想法涌现出来,因此往往会在原始帖子后面写个附录,我也会在社媒上把附录放出来,里面包含原公众号链接;我的关注者有很多独立开发者,也在做社媒,因此我把自己的 Twitter 增长策略写在公众号上,主推这一篇,也带来了很多关注。

由于我是一天一篇发布的,我在社媒推广时强调自己做了侵权投诉,这是因为我的内容发表标记为原创时,微信会做查重检测,别人原篇搬运我需要提交发布证明进行申诉,而审核是需要时间的,我麻烦,对搬运者账号也不好,虽然事实上很快就能审核通过让对方删除下架掉。未注明出处搬运者也是对我内容认同(或者至少是对内容的流量认同),我提前申明,他们自己下架,对大家都方便。

然后是社群推广,这里主要是微信群和 v2ex 论坛。我虽然连着更了十几篇,但真正用微信群推的只有那篇推特增长的,因为我加了不少独立开发圈子的群,这个是最有用的。至于 v2ex 论坛,我推的是那篇公开表达的,因为上面基本都不认识我,公开表达那篇一方面是有用的,另一方面其实介绍了自己。在这种论坛推广内容,大家会习惯性警惕你要做什么,这时候最好是直接说出来,不要把别人当傻子。

为了赚钱就大大方方谈钱,可我的公众号其实并不指望直接盈利,更多是作为一个人脉工具:并非我不喜欢钱,而是我的内容最重要受众是我自己,强制为别人写我会很难受,并且我是低频长篇的竭泽而渔式更新,目的是把大脑放空,倒逼自己去学新东西,这显然没法保证交付频率。这时候就很难向别人说明了,别人还会怀疑你是要卖课/割韭菜,那就不要谈情怀,要谈利益:我不认为社群是最好的生意,因为一方面我也还在学能力不足,另一方面交付成本高,交付不好很容易把口碑搞崩,还有就是即便交付好,很多人对知识付费有偏见,还是会认为是割韭菜。然后,如果对方仍然喋喋不休,不要跳入别人的思维框架,刑法还讲究无罪推论,没人有义务去为自己没做的事情辩解,分享一句万能回怼语句:“君子论迹不论心。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?”。

同时,虽然发现内容被其他公众号盗取时很气,但版权保护是一个极好的出发点,就像历史上很多起义之前要写一篇“讨贼檄文”,目的是师出有名。但结果发现,v2ex 平台显示的链接点击数很高,可毕竟不是微信内部流量,直接网页端就可以阅读,转粉率很低。我还尝试在稀土掘金发了文章,但由于是个新号,几乎没有曝光,养号还是很重要的(这个在 reddit 同理)。

这里的 KOL 推广指的阮一峰周刊。这绝对是产品推广顶流,也可以进行内容推广。阮老师的推广是公益性质的,一定要换位思考。阮老师本来就会整理很多信息,周刊首要是为自己写作,然后是分享出来,这其实和我公众号初衷是一致的。看的人多了,就要考虑影响力的社会责任了。如果是付费产品的话,很难自证清白,且自己作为一个第三方免费分享者,很难保证交付和售后,一旦出了问题得不偿失,因此阮老师收录的多是一些免费开源的产品。内容也一样,内容本身没有变现是有利于被收录的,如果是一些结合亲身经历的干货,且这种干货的传播会让人少走弯路以及净化网络环境,为何不推广?因此我的推特增长策略那篇文章很快被收录了。阮一峰周刊本就会在公众号发布,而我的文章是个公众号链接,这个增长效率是极高的。

周刊周五8 点半左右发布,我提前几天知道,为了迎接这泼天的流量,我做了如下几件事情。首先,保证日更,且越靠近周五那天的,越是一些其他平台流量很好的内容。

其次,周五那天早上我也 8 点半发布新内容,这一篇至关重要,以我的推特增长经验,最有效的涨粉内容,是有强烈个性化的干货,干货保证了有需求,强烈个性化保证了供给有限,稍微懂点经济学常识的,就知道这种内容的价值。

而阮老师周刊的受众,和硬地骇客播客重合极高,因此我是把自己和播客的渊源写出来了,且在附录对各大内容平台和传播媒介进行了点评(我与播客),流量本身就是为了推特增长而来,这一篇在保证内容的同时,进一步满足了其需求,且里面包含大量内链,引用我之前的文章,是一个极为契合的 Landing Page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一定做哪个平台就一定在那个平台变现,也不是做内容就一定要靠内容变现。我的即刻置顶贴,推特置顶贴,以及公众号内容,其实都包含对另外两个平台账号的引流,阮老师周刊带来流量后,我的另两个平台也涨了几十个关注,而推广产品的话,在即刻和 Twitter 要方便得多。

内容告诉大家自己的经验教训,将其直接付费卖出赚几百几千块钱自然是可以的,但免费发布出来,带来的人脉和影响力是完全不同的,而这种影响力,在要推广自己的真正互惠的优秀产品时,是可以转化为成交的,看 flomo 的内容产品双驱动就知道了,虽然这种转化不见得是高效的,还要看目标用户的匹配度。

这不意味着知识付费是有问题的,信息差的抹平是需要成本的,互联网上当然什么信息都有,但信息的筛选和可读性是需要成本的,踩坑总结的经验教训更是需要成本,世界上最可怕的是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的事情,有结果人的课程/社群可以节省大量时间,其价值是以节省时间的价值衡量的,是不是割韭菜取决于受众和交付。知识付费本身非标且高毛利,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流量优势,是一类极为优秀的生意,我做不了是因为我没有能力做好交付。大道甚夷(大道甚夷,而人好径),最有效持久赚钱的方法是符合最基本经济学规律的:互惠。

Build in Public 也是产品推广的一种有效途径,我把这几天的关注增长数据附到文末,虽然不多,但也没花钱买,大家参考下吧。我也不太清楚公众号的自然增长逻辑,倒是从第四天去推广那篇推特增长策略的文章之后,从后台流量来源便发现有推荐流量了。其他的技巧,欢迎公众号大佬分享下经验🤩

至于口碑传播,这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,随缘吧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【平哥SEO学堂】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c-sz.com/post/23.html

分享给朋友: